2013年5月30日 星期四

一個小朋友門牙的蛀牙

        今天一位不到2歲的小朋友門牙蛀牙,媽媽帶著過來希望幫忙看如何協助避免牙齒持續蛀到神經要抽神經!

        筆者還是先看看鼻子,看看嘴型,才看看牙齒,治療當然是沒有,但是順口先問幾個問題,睡覺前有沒有抱奶瓶,吃東西有沒有細嚼慢嚥,結果小朋友還在喝母奶,所以筆者馬上問,小朋友學習講話還順利?

        小朋友從出生到長大,如同台諺語說,七坐八爬九發牙,發育與生長是有一定的流程在跑,從更宏觀的角度來說,人一出生,大哭就是為了要開始用鼻子呼吸,然後見到媽媽就準備要吸允母乳,所以呼吸與吸允吞嚥是人一輩子要學的第一件事情,然後5-6個月要開始吃副食品,等於開始要練習咀嚼,這時候顎弓要伴隨著牙齒即將萌出而開始橫向擴張,讓足夠的空間讓九個月要長的牙齒去做排列,牙齒一出來,慢慢就可以練習發音與講話,看來一切順順利、天造地設的感覺!

        只是目前大環境污染嚴重,不僅僅是空氣污染,水源污染與食物污染,甚至是壓力污染,情緒污染與仇恨污染,環境與行為的問題深深造成小朋友的問題,怎麼說呢?


        以環境與慢性過敏原或飲料零食等食物污染造成小朋友過敏來說,如果鼻子呼吸的習慣沒有因為過敏而造成口呼吸,則舌頭會往上往兩側協助加快顎弓撐開,若是因為鼻子過敏,變成用嘴巴呼吸,口呼吸造成舌頭位置異常,小朋友的顎弓發育會不好,鼻道持續狹窄更沒不利於用鼻子呼吸,所以更加使用嘴巴呼吸,等於是惡性循環,口呼吸造成顎骨發育異常,鼻子更不好,血液含氧量變低,發育不良,特別是腦神經長得斷斷續續的,難免變得過動,顎骨發育不理想,連帶牙齒也變得排列不整齊,臉型變得異常,最後整個身體姿勢也被迫跟著異常!

        口呼吸還有個最令牙醫師感到厭煩的事情,就是牙齒怎麼刷都不可能乾淨,這是因為嘴巴吸進來的空氣又乾又冷又髒,不僅僅讓唾液蒸發,讓牙齒失去唯一再生的機會(口內如果保持酸鹼值在PH5.6以上,唾液有足夠的鈣跟磷可以自動修補牙齒表面脫鈣造成的軟化),而乾燥不僅僅容易堆積嘴巴吸進來的髒東西,也容易助長細菌的滋生,所以口呼吸是牙醫師要先面對的第一個問題,沒有改善口呼吸,是不可能靠刷牙與塗氟就可以達到預防蛀牙的目的,這點事家長們必須要了解的!

        口呼吸的小朋友,基本上吞嚥的習慣大部分都有問題,吞嚥異常,會導致舌頭往前過度推擠門牙造成暴牙或戽斗,也可能導致嘴唇過度用力造成牙齒內倒或排列不整齊,牙齒不整齊雖然不見得會蛀牙,但容易藏汙納垢,總是有可能增加蛀牙或牙周病的機會,而吞嚥習慣不正確,也會進一步造成呼吸問題、發音問題與誤嚥性肺炎,筆者到幼稚園幫忙做口腔檢查,都會特別注意吞嚥的狀況,也會特別叮嚀老師,針對這群吞嚥異常的小朋友,希望告訴家長一定要細嚼慢嚥,因為他們是容易噎到的危險族群,老師可以先提醒家長,以免在學校小朋友因為不良飲食與吞嚥習慣而噎到時,家長總是怪老師,而不自知是小朋友的習慣所造成的風險!

        當口呼吸與吞嚥異常造成顎骨發育不理想時,在小朋友5個月大左右,還有機會補救回來,那就是副食品的食用,主要是咀嚼習慣開始養成,現在食物越來越精緻,都不大需要咀嚼就可以吞下去,這樣會出現幾個問題,首先是咀嚼次數太少,讓上下顎骨發育的能力變差,如果小朋友可以確實咀嚼而促進了顎骨發育,是可以稍微彌補口呼吸或吞嚥異常造成顎骨發育不良的結果,如果這時候咀嚼習慣又沒有建立,就只好在9歲前靠牙醫師使用功能性矯正裝置協助改善顎骨發育。

        細嚼慢嚥還有個重點,就是將食物確實咀嚼磨碎,腸胃就可以比較容易消化吸收,這裡有個關鍵點,就是唾液的分泌,有足夠的唾液分泌,就多了消化澱粉、殺死細菌、啟動消化酵素分泌的多重功能,細嚼慢嚥不僅僅用物理的方式將食物磨碎好消化吸收,也可以透過化學的方式幫助消化吸收與殺菌,所以有人提到印度國父甘地的養身方式,就是「嚼湯喝飯」,湯都要咀嚼,飯更是要咬碎變成湯汁再喝下去,重點就是唾液要足夠,也才能保腸顧胃!

        前面的關鍵步驟有任何一個環節出問題,那發音就會跟著出問題,像這位小朋友快要兩歲但是還不大會說話,為什麼呢?首先是咀嚼習慣沒有建立,不僅僅顎骨發育不良,也會造成用於咀嚼的肌肉也變得沒有力氣,這會讓小朋友在應該開始說話的時間因而往後,主要就是咀嚼肌肉同時也是協助發音的肌肉,必須等到這些肌肉夠強壯,小朋友才有能力說出話來,所以當小朋友比較晚還不會說話,家長可以多訓練小朋友的咀嚼,但是要注意,不要因噎廢食,為了讓小朋友多咬而給比較需要咀嚼的食物,反而應該給軟一點的食物,但是要多鼓勵咀嚼,讓咀嚼次數逐步增加,等確定小朋友養成好的咀嚼習慣後,再吃比較硬或韌性高的食物,才不會造成小朋友沒有確實咀嚼而引起腸胃問題的苦果!

        除了肌肉發育不足而造成語言學習障礙,口呼吸與吞嚥異常,都會助長口腔周圍與說話有關的肌肉習慣不正確,加上骨頭與牙齒的外型或位置也不正確,所以小朋友的發音也很難正確,即使在5歲以前學習正確發音,效果終究不好,所以還是要回歸到正常鼻子呼吸與正確吞嚥的練習,期望在未來可看到語言治療師開始與牙醫師合作,由牙醫師進行細嚼慢嚥、口呼吸與異常吞嚥習慣的矯正,語言治療師才會事半功倍!

        口顎顏面的肌肉功能是個目前還在發展中的學問,歡迎大家可以參考筆者個人部落格中後面路附會放上來的說明,也很希望在未來可以逐步整理一些臨床案例給大家參考!而回到主題蛀牙呢?該補還是要補,該抽神經還是要抽,筆者只是從不同角度大家不同的意見,讓大家可以從多方面來預防蛀牙,而不僅僅是刷牙刷牙刷牙!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